1. <tbody id="pjaoo"></tbody>

  2. <ruby id="pjaoo"><i id="pjaoo"><tbody id="pjaoo"></tbody></i></ruby>
  3. 廢棄啤酒瓶回收中的利益與廝殺

    半佛仙人
    2022.09.23

    文:小靈 半佛

    來源:半佛仙人(ID:banfoSB)


    01


    1991年,春節剛過,路上還很冷。


    一個名叫徐文的小鎮青年,漫無目的地游蕩在哈爾濱的街頭。


    他,已經兩天沒吃飯了。


    眼瞅著就要成仙了。


    他搖搖晃晃地溜達,一腳踢到了路邊的一個舊麻袋上。


    咣當。


    仿佛錢幣的聲音。


    里面是一口袋的空啤酒瓶。


    緣,妙不可言。


    徐文抬頭一看,周圍都是高檔酒店。


    他告訴自己,必然、肯定、絕對、must be,是別人亂扔的垃圾。


    半麻袋啤酒瓶賣了7元多錢,不光是換來了一頓飽飯,也讓徐文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日薪水平。


    一代哈爾濱廢品大王的人生拉開序幕。


    2003年,徐文已經發達了,他在電視上講自己收啤酒瓶不是為了錢,而是為了拯救哈爾濱的市容市貌。


    他好溫柔,我哭死。


    只不過,拯救著拯救著,他已經年入400萬。


    事跡匯報自然要上格局,胸口帶著大紅花的徐文敘述著一周跑壞了三雙鞋子的辛苦,帶領同鄉發財致富的奇葩,給美麗的城市添磚加瓦的愿景。


    他沒說的是,因為上門收酒瓶給的價格太高動了地頭蛇的利益,他曾被按在地上圈踢。


    他沒說的是,只用了20多天他就串聯84家飲食娛樂場所,按到了整個哈爾濱產空啤酒瓶的總量的二分之一還要多。


    徐老板趕上了一個好時代,而這個時代,風云變化的太快。


    02


    如今,已經很少聽到有人在走街串巷地喊“收瓶子”了。


    但是在當年,這是一個好營生。


    徐文入局的年份,剛好是啤酒瓶回收的第一階段:


    有酒無瓶。


    為什么啤酒廠要回收啤酒瓶?


    因為回收的成本低于新制造的成本。


    改開以后玻璃瓶產能和啤酒產量是不匹配的。


    從1985年開始,各地的啤酒品牌是百花齊放的爭奇斗艷。


    爽了消費者,愁死了啤酒廠。


    啤酒廠圍著玻璃廠搶瓶子,比前些年搶球鞋的場面還熱鬧。


    當年我們山東的扎啤拿塑料袋裝著賣,可不是為了追求放浪自由,就是單純的瓶子不夠。


    有慧根的徐文,踩到了這個風口。


    1992年,入局半年后,他就花四百多元錢買了一輛嶄新的三輪車,替換掉了之前的二手自行車。


    鳥槍換加特林了。


    但是盯上這個綠色固體黃金的,不只是徐文,還有兩股勢力。


    一股,治好了徐文的精神內耗,一股,治好了徐文的財務狀況。


    1993年夏天,徐文在收了兩麻袋啤酒瓶之后,迎來了那次打通任督二脈的圈踢。


    只因為幾個當地人去了徐文剛收酒瓶子的人家,出的價錢比徐文給的低很多,被人家嘲笑。


    冤有頭債有主,這幾個當地人決定成為反卷斗士。


    物理形式的。


    有了這次挨揍經歷,徐文覺得挨家挨戶回收不是個辦法,風險太大。


    而且體力是有上限的,就算把三輪車蹬出火花,每天也就幾十塊錢的收入。


    那是一個國營大廠員工月薪也不過100多塊的年代。


    但徐文不滿足。


    尤其是曾經嘲笑他收破爛的同鄉,現在紛紛找上門來求徐文帶自己搞環保的時候,他的思路開闊起來。


    我,要做To B的生意。


    我,要成為哈爾濱的瓶王。


    我,再也不要別人用啤酒瓶指著我的頭。


    這就要說說另外一股勢力了,哈爾濱飲食娛樂場所的大堂經理們。


    這些場所每天會產生海量的空啤酒瓶,而不論是多大的酒店飯館,存放空酒瓶的空間都是有限的。


    需要那么一個人,來定時清理。


    徐文給出的承諾是,我每天都來收一次,并且,價格也比其他人高一丟丟。


    看著這個穿著西裝騎著嶄新三輪車,還帶著幾個同樣穿西裝騎三輪車的同鄉的年輕人,大堂經理們心動了。


    收個啤酒瓶還整出大企業文化的風采了,靠譜。


    徐文算是給整個哈爾濱廢品回收行業的對外形象,打了一個樣。


    顏值和包裝,在任何時代任何行業,都是生產力。


    哈爾濱啤酒瓶回收的半壁江山,徐文收下了。


    就在同行紛紛學習他開始購置三輪車的時候,徐文又升級了。


    買了一輛福田輕卡、一輛躍進貨車,以及最重要的,一輛微型面包車。


    因為他需要面包車,來面對更高級的客戶。


    啤酒廠們。


    03


    1997年,啤酒回收行業迎來了一個春天。


    曾經的啤酒瓶很脆很輕,經常爆裂。


    徐文被圈踢的那年,對方砸了一個啤酒瓶在他身上,毫無感覺。


    于是在這一年,國家頒布了啤酒瓶新標準,要求在1999年開始所有啤酒都要采用使用耐內壓力和抗擊力的B瓶。


    B瓶,硬了,一直硬到現在。


    如果你手邊剛好有啤酒瓶,可以在瓶身下半部摸到一個淺淺的“B”字母。


    新政策讓原本生產普通玻璃瓶的廠商,瞬間從啤酒品牌的供應名錄里面被除名。


    供求關系更加失衡了。


    當年全國啤酒行業10強之列的金龍泉集團,立馬砸了5000萬元自建了一個玻璃瓶制造廠,年產量4000萬只。


    可惜,金龍泉集團當時的啤酒年產量是60萬噸,4000萬啤酒瓶只能裝下其中的5%。


    怎么辦?


    只能讓啤酒瓶的“翻臺率”升起來。


    如果每年回瓶6到8次,就能覆蓋金龍泉集團的產能。


    兩個月一個輪回,要穿插生產、上架、購買、消費、回收,哪怕是現在的物流體系下,都很難,更何況當年。


    要給回收產業提提速,啤酒廠有三個辦法:


    加錢。


    加錢。


    還是加錢。


    1997年前后,全國各地的啤酒瓶收購價都穩定在了五毛錢左右。


    這么香甜的機會,徐文看到了在老家給爸媽蓋個三層樓的機會。


    但是有個攔路虎。


    有中間商賺差價。


    徐文要繞過挑三揀四、態度惡劣、坐在家里賺差價的廢品收購站,直接把空酒瓶子賣給酒廠。


    開著嶄新的面包車,徐文出現在了哈爾濱啤酒廠、華潤啤酒廠、三九龍濱酒廠、賓縣酒廠面前。


    他以投資一百多萬元購置的一套舊瓶洗刷設備為敲門磚,和這些啤酒廠都達成了交易。


    你看,廢品回收站給你們的瓶子,多臟啊,沒我的閃閃發亮。


    你看,廢品回收站就是二道販子,好吧雖然我也是,但是一層中間商肯定好過兩層中間商嘛。


    你看,哈爾濱周邊十多個市縣有四百多家收購點,和一個人打交道方便還是和四百多個人打交道方便呢。


    活好又方便,啤酒廠商沒道理不心動。


    徐文不再是那個吃不飽飯的小伙子了,他成了擁有一萬多平方米場地,近百員工,手持地方啤酒大廠直達回收代理合同的啤酒瓶大佬了。


    小徐,終于變成了徐總。


    徐文在哈爾濱的事跡,在全國各大城市都在上演。


    但是,滋養出來二十年前興旺的啤酒瓶回收產業的根基,在慢慢動搖。


    winter is coming


    04


    5毛錢一個的舊啤酒瓶的黃金年代,是構建在回收成本和回收價格之間的價差之上的。


    差價存在的本質,是供需差異。


    局勢不聲不響的,在扭轉。


    拉低回收價的,是一股廢酒瓶回收業摳破腦袋都沒預想到的勢力。


    建筑業的高速增長帶動了玻璃需求的總體增長,從原料到設備都享受到了規模效益。


    中國玻璃產能從1999年開始,每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,一直持續到2008年。


    新造玻璃瓶,變得便宜了。


    所以說嘛,宇宙的盡頭,是房地產。


    產量跟得上甚至有富余了,那回收啤酒瓶的“剛需”就降低了。


    同時降低的,還有單瓶生產成本。


    2002年北京商報采訪了某個大品牌,舊瓶重新封裝的成本是0.43元,而生產和使用新瓶的成本是0.73元。


    留給舊瓶回收的比較優勢空間,只剩下了3毛錢。


    徐文們的生意,不香了。


    與此同時,回收啤酒瓶的成本開始嗖嗖嗖的往上漲。


    導致成本上升的,又是一股莫名其妙的勢力。


    啤酒行業,內卷了。


    曾經國內的啤酒行業是非常具有地域特性的。


    武漢有名字很有詩意的行吟閣,鄭州有后勁很足的奧克啤酒,溫州有大排檔教父雙鹿啤酒。


    廣東有活力、長沙有白沙、蘭州有黃河、上海有力波,等等等等。


    群雄并立的特點是,工廠和終端市場離得很近,啤酒瓶回收不用太考慮長距離運輸問題。


    徐文的輕卡和貨車就是用在這個地方。


    可惜,行業霸主們開始追求夢想了。


    青島啤酒率先在1997年開啟了貪吃蛇游戲,3年時間在10個省份兼并了28家企業。


    從黑龍江興凱湖,到西安漢斯,再到珠海、斗門、三水,青島啤酒殺瘋了。


    華潤雪花和燕京啤酒耐不住寂寞,也立馬跟進。


    就連嘉士伯這樣的外資背景啤酒廠也開始跨省跑馬圈地。


    這次大兼并的刺激程度是互聯網公司們想都不敢想的。


    因為互聯網公司只會坐辦公室玩兒錢,而線下公司,會玩命。


    另外,啤酒廠大戰最大的問題就是,大家打起來會不缺工具。


    一頓折騰之后,在21世紀初,整個啤酒產業的集中度迅速拉升。


    這就讓啤酒瓶的回收,變成了需要跨區域操作的事。


    遠了,就貴。


    最開始啤酒瓶回收行業選擇的是,那我把啤酒瓶數量積累到一定數量再統一運輸,通過大體量來平衡遠距離。


    結果大家也猜到了,土地越來越值錢,儲存成本又拉升了。


    超市回收點和廢品回收站異口同聲:


    我們這里寸土寸金,誰愿意騰出地方堆放空酒瓶?


    房地產,再次教啤酒瓶回收業誰才是爸爸。


    但是,徐文們的生意依然有一絲回光,因為啤酒瓶回收產業進入了第二場戲:


    工具人階段。


    05


    一個產業存在的基石,不能光看紙面上的成本收益,還要看看是否具有神奇的產業溢出效果。


    啤酒瓶能做的事情,實在是太多了。


    1997年的啤酒瓶國標,建議啤酒瓶回收使用期限為兩年。


    但是在生產過程中,廠家沒辦法精準地把控,讓啤酒瓶2年以后自動壞掉。


    為了確保不出現爆瓶傷人的情況,廠商都把瓶子往堅固了做。


    這就導致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啤酒瓶超期服役的新聞。


    鄭州首先爆出過5年前生產的啤酒瓶依然在流動的新聞;


    浙江不甘落后,爆出過11年前的啤酒瓶依然使用的新聞;


    開封最后一錘定音,有市民發現了14年前生產的啤酒瓶。


    這是,歲月的醇香。


    雖然是負面新聞,但是B瓶的質量是真心好,禁打又禁踹。


    于是,一些沒有批量生產能力的行業心動了。


    2012年,南京街面上的很多食品攤販,出現了灌裝在青島啤酒瓶里面的“鎮江特產香醋”。


    記者一深扒,是因為醋企沒有自行生產玻璃瓶的能力,購買現成的瓶子又因為體量小價格會比較高,于是盯上了成本不到新造一半的舊啤酒瓶。


    當時群眾嘩然,說咋能這樣操作呢?


    南京市質檢院給出了一個逆直覺的回答,這操作是允許的。


    啤酒B瓶的質量和安全系數好,只要消毒過程合理,符合《食品包裝材料國家標準》的啤酒瓶是可以裝醬油和醋的。


    當然專家立馬又補了一句,至于消費者心理能不能過這個坎,就不知道了。


    這還算是走正道,走歪路的也不少。


    同樣缺乏制造能力的,還有造假商販。


    在徐文剛買下面包車的時候,就有一個商販找到他,想要大規?;厥找粋€制定品牌的啤酒瓶。


    徐文還覺得很驚訝,自己牌面都這么大了么?


    還沒有出發去找啤酒廠,啤酒廠就自己找上門了。


    細聊才知道,這個商販是要造假酒。


    徐文不想掙這種昧良心的錢,斷然拒絕了。


    至少,他在杰出外出務工事跡電視報告會上,是這么說的。


    但是黑產,總能找到不那么高風亮節的人。


    2012年,深圳打掉了一個造假窩點。


    壞人們回收大品牌的啤酒瓶,把低價劣質的自制啤酒灌入,壓上假冒瓶蓋貼上假標貼,再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。


    北京商報這年做了一個小統計,青島、雪花、哈爾濱、燕京、嶗山等等大品牌,是無一幸免,都被冒充。


    而整個造假環節的核心難點就是啤酒瓶。


    對造假販子來說別的都好做,只有啤酒瓶需要重金投入生產線,走回收渠道更劃算。


    而且,消費者很難識別出來。


    喝high了,也分不出好壞。


    06


    當然,單單是賣醋和造假,還不足以支撐整個回收產業,里面還有精彩的商戰操作。


    空瓶子可以怎么用?


    可以用來毆打競爭對手。


    2010年,河北省承德市工商局對一個巨頭啤酒品牌開出了2萬元的罰單。


    當地消費者發現,他家啤酒瓶身上印的是另外一個大品牌的字樣。


    被碰瓷的另外一個大品牌立馬楚楚可憐的樣子哭訴:


    都TM是套路啊。


    一家啤酒企業在一個地區的啤酒瓶總數是有限的,就那么多,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狀態。


    新瓶和回收舊瓶加在一起,滿足銷量就行。


    如果啤酒瓶數量急劇減少就會影響到灌瓶量,零售商拿不到貨,就會另選他家。


    換句話說,啤酒瓶成為了搶奪終端渠道的手段。


    把競爭對手的啤酒瓶回收了有兩個好處。


    一方面可以對競爭對手的生產鏈施壓。


    一會收,一會不收,利用供應鏈上信息放大傳遞的牛鞭效應,可以有效迷糊對手制定精準的生產計劃。


    造多了,空置,拖累資金;


    造少了,不夠用,損失潛在收入。


    另一方面,有的廠商還利用回收舊酒瓶侵蝕對手市場。


    有廠商的銷售人員直接去零售端給店家說,競爭對手的空瓶子,可以兌換我們家的啤酒,一換一。


    養了一段時間以后,消費者的口味慣性和品牌認知就形成了。


    這時候銷售再去推廣自家品牌的啤酒,用折扣價切入,也算是早期的燒錢換市場模式了。


    那年頭狼性文化也在啤酒行業發芽,很多大品牌的一線團隊言必稱打死或者逼死對手,非常的兇猛。


    還發生過一出手就是6箱自家啤酒換5箱競品,不管零售點的老板是否同意搬了競爭對手的啤酒就走的新聞。


    跟他們當年的玩法比起來,現在元氣森林,農夫山泉以及可口可樂的渠道競爭,簡直是天線寶寶打架。


    對于采取積極進攻模式的廠商來說,手上多出來了很多競爭對手的空瓶子,與其砸碎了聽個響,還不如灌入了自家的啤酒繼續銷售。


    就這樣,被工商局抓包了。


    在第二階段,啤酒瓶回收產業,是黑、灰、白三種顏色加身,浪得起飛。


    徐文們,已經沒辦法插手這場更高規模的戰爭了。


    但是別急,他們的機會還在后面。


    07


    5毛啤酒瓶的輝煌,只持續到2008年。


    這一年全球都不太好過。


    整個廢品回收市場風云變色,啤酒瓶也裹挾在其中。


    從巔峰的5毛錢回收價開始滑落,到2016年有的地區只能賣到3分錢了,全國均價也很難過一毛錢。


    這導致了啤酒回收行業進入了第三階段:


    人嫌狗不待見階段。


    經濟是怎么吹翻廢品回收行業的?


    現在比較公認的解釋是,制造業的萎縮導致對原材料需求下降,原材料價格一跌,作為原料補充的廢品回收也叫不起價。


    從2008年9月開始,全國的廢品回收都開始難過,回收價格持續三個月走低。


    以鄭州廢品回收市場行情為例,廢鐵從4000元每噸跌到1600元每噸,廢銅從5.6萬每噸跌倒3萬每噸。


    以銀川行情為例,塑料瓶從1毛一個,變成1毛三個;


    同樣的廢紙箱以前賣五塊,現在回收價一塊;


    而可憐的啤酒瓶,直接停止收購。


    三個月,不長不短,但是對處在回收生態鏈基層的廢品收購者和收集者,熬不住。


    有的轉行,有的干脆回農村老家種地。


    和所有產業一樣,行情上行的時候,大玩家賺大錢,行情下行的時候,大玩家搞吞并。


    這里的大玩家,就是徐文后期發展成為的綜合性收廢品大戶。


    十年前發生在啤酒行業的收購運動,在廢品回收領域重演了。


    根據南方周末的估計,


    長達三個月的廢品寒冬,讓50%的南部省份小型廢品回收站關門;


    中國新聞網調查,


    北京周邊80%的個體和投資50萬以下的廢品回收站被清退。


    熬死了競爭對手,撐過了時光,大玩家們要做什么呢?


    如同燒錢耗死了競爭對手的互聯網大佬一樣,他們開始提高自己的利潤率。


    行業平均凈利潤,被拉到了50%以上。


    所以別看不起收廢品的,別人做的是暴利行業。


    如果沒有這么高的利潤,前些年互聯網+廢品回收概念也不會被資本各種追捧,動不動都有平臺拿到近億融資的新聞。


    支撐高利潤的,就是對走街竄巷的收集者的極限施壓。


    收集者的賣貨渠道選擇越來越少,那定價權就都在廢品大戶手上了。


    啤酒瓶的回收性價比,和廢紙板塑料瓶比起來,雞肋都算不上了。


    《廈門日報》的記者2017年搞了一個調查,他蹲在某個大排檔外賣,一晚上數了3000個啤酒瓶直接當做普通生活垃圾扔掉,一點賣的意思都沒有。


    記者想起自家陽臺還有2箱啤酒瓶,攔住了小區里面常駐的廢品回收人員,一問家在六樓,對方扔下一句話:


    白送我也不要。


    啤酒瓶實在是太重了,很多回收者覺得搬運起來不劃算;


    而且啤酒瓶沒有辦法一腳踩扁,非常的占地方。


    最尷尬的是,盡管有些啤酒廠依然在回收酒瓶,但是對舊酒瓶的要求很高,不能有任何的刮傷破損,要求收舊如新。


    于是一層壓一層,很多回收站直接就拒絕接受啤酒瓶,畢竟自己還要費人力去進行清點。


    多重經濟因素的合力下,啤酒瓶這個曾經的寶貝,終于變成了被人嫌棄的負擔。


    08


    最近啤酒行業是好消息和壞消息并存。


    好消息是,去年我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6.8億元,同比增長38%,賺錢賺爽了。


    壞消息是,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原材料大漲價,賺錢的好日子可能持續不了太久了。


    包裝材料里面的玻璃瓶成本,去年最高點漲幅達到了50%。


    成本上升,商家會選擇把壓力傳導給消費者。


    去年下半年,的確,一些大品牌進行了換包裝提價的傳統藝能表演。


    可惜漲價也是在給競爭對手遞臺階。


    只要咬緊牙關保持原價,就能吃進友商的市場份額。


    于是,降本成為了啤酒行業共同的話題。


    于是,不受待見的舊瓶回收又映入眼簾。


    青島啤酒的財報里,營業成本里面30%左右是釀酒原材料,而70%用在了包材上。


    所以青島啤酒董事長明確表示,未來會逐步提升舊瓶回收比例。


    那啤酒企業是怎么確保高回收率的呢?


    還是走經濟手段。


    主要是通過提高零售商的押金額度,有的品牌采用以后能從餐館大排檔等等地方回收80%的啤酒瓶。


    但是別看80%的回收率高,每進入一次流通環節就要損耗20%,累積下來,依然有很多啤酒瓶作為普通垃圾被丟棄。


    這些被丟棄的啤酒瓶,需要已經被淡忘十年的徐文們再次出山。


    卷王,歸來。


    09


    這時候問題來了,國外咋做的?


    別看外國經常標榜自己是環保衛士,做的比我們差多了。


    歐美發達國家一般采用的是ToC端啤酒瓶押金模式,消費者可以在超市直接退瓶換錢。


    美其名曰,發揮主觀能動性。


    就算這樣,英國只能回收49%的啤酒瓶,美國回收27.5%。


    消費者嫌麻煩,有時候也看不上一個瓶子十幾分錢的退款,這是人性。


    唯一行之有效的回收實驗,是在美國加州。


    加州采用的是計價回收政策,由政府和啤酒企業共同補貼來提高啤酒瓶回收價格,吸引了大量的低收入群體自發加入。


    這些人通過啤酒瓶,每天可以帶來50美元的收入。


    說白了,就是抄了咱們十年前興盛的模式。


    用這一招,加州的啤酒瓶回收率提升到了72%,雖然離咱們還有距離,但是也吊打全美平均水平。


    新華日報2022年發過一篇深度報道,《廢品回收,互聯網+干不過三輪車》。


    智能設備、平臺模式、科技加持,斗不過傳統回收模式,本質上還是成本原因。


    互聯網回收平臺前端成本少不了,后臺還要消耗海量資金,反而不如個人或者夫妻店模式的廢品回收員。


    也許,當年哈爾濱的酒瓶王徐文,才是探索出了低成本解決啤酒瓶回收困境的共贏方式。


    人是最貴的,有時候又是最便宜的。


    兜了一大圈,又回到了原點。


    像極了,世界的魔幻。


    全文參考資料來源如下:

    【1】.中國新聞出版網?(2013)全球玻璃瓶市場近年不斷增長 酒類包裝占主導地位

    【2】.新京報(2021)左手產業,右手藝術 “中國玻璃器皿之都”三面突圍探索新玩法?

    【3】.中國建材信息總網(2019)廢舊玻璃回收產業或將迎來新春天

    【4】.新京報(2022)啤酒進化史:五大品牌“廝殺”高端化

    【5】.北京商報(2012)啤酒瓶背后的產業亂象 靠不合格酒瓶降低成本

    【6】.法治周末(2010)啤酒江湖“亂戰”屢觸法律紅線

    【7】.鄭州晚報(2008)廢品回收行業遭遇寒流 回收站1個月賠50萬元

    【8】.第一財經日報(2008)廢品回收個體戶銷聲匿跡 行業步入整合時代?

    【9】.全聯環境服務業商會(2009)金融危機下,廢品回收行業該何去何從?

    【10】.廈門日報(2017)廢舊酒瓶回收遭遇“白送都不要” 物流人工成本高

    【11】.中國經濟網(2019)飲料玻璃瓶循環利用市場調查:舊瓶應該怎樣裝新水

    【12】.21世紀經濟報道(2021)中國啤酒一路“向高”

    【13】.環境與生活雜志(2019)飲料玻璃瓶循環利用市場調查:舊瓶應該怎樣裝新水?

    【14】.衢州日報(2016)作為可再生資源 廢舊玻璃瓶為何沒人回收?

    【15】.新華日報?(2022) 廢品回收,“互聯網+”干不過“三輪車”?

    【16】.Mata, T. M., & Costa, C. A. (2001).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reuse percentages for glass beer bottles.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, 6(5), 307-319.

    【17】.Ben, J., Mohamed, A., & Muduli, K. (2020). Optimizing Bottle Washer Performance in Cleaning Returnable Glass Bottles for Reuse in Beverage Packaging. Int. J. Adv. Sci. Technol, 29, 8149-8159.

    【18】.Simate, G. S., Cluett, J., Iyuke, S. E., Musapatika, E. T., Ndlovu, S., Walubita, L. F., & Alvarez, A. E. (2011). The treatment of brewery wastewater for?reuse: State of the art. Desalination, 273(2-3), 235-247.

    【19】.揚子晚報(2012)網曝舊啤酒瓶回收裝醋 專家稱允許節約成本

    【20】.東方網(2015)碎玻璃、空酒瓶為啥成"棄兒" 廢品站都不肯回收

    【21】.劉芳, 葉青, 賈鳳超, 梁彩娟, & 熊正河. (2008). 回收啤酒瓶的質量現狀調查及防止爆瓶的措施. 食品與發酵工業, 34(6), 102.

    【22】.重慶科技報(2022)玻璃瓶的危害大于塑料瓶

    【23】.每日經濟新聞(2010)舊瓶裝新酒 啤酒品牌因惡性競爭被罰款

    【24】.德邦證券(2021)高端啤酒排頭兵,烏蘇吹響全國化號角

    【25】.中國青年報(2001)湖北武穴政府:1人6箱本地啤酒 誰敢不買全市通報


    食品創新交流群

    好文章,需要你的鼓勵

    半佛仙人
    回頂部
    評論
    最新評論
    這里空空如也,期待你的發聲!
    微信公眾號
    Foodaily每日食品
    掃碼關注Foodaily每日食品公眾號
    微信分享
    打開微信掃一掃分享當前頁面
    无码99久任我爽精品视频_日韩狂欧美高清狂热视频_日韩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
    1. <tbody id="pjaoo"></tbody>

    2. <ruby id="pjaoo"><i id="pjaoo"><tbody id="pjaoo"></tbody></i></ruby>